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加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水处理行业,紫外线消毒器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消毒方式。
紫外线消毒器分许多种类,用于自来水和二次供水处理的叫管道式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用于污水,中水处理的叫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用于泳池水处理的叫泳池循环水紫外线消毒器,用于空气消毒的叫空气紫外线消毒器。虽然紫外线消毒器的种类有许多,但是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因素却大体雷同。那么影响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将为您介绍影响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影响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灯的辐射输出,紫外线灯在环境温度40 ℃时辐射的杀菌紫外线较强。通常来说,紫外线在室温20 ℃~35 ℃时杀菌作用较强。随着温度降低,紫外线的输出减少;温度过高,辐射的紫外线因吸收增多,输出也减少。但大数微生物在低温时对紫外线较敏感,而低温又可影响紫外线灯的输出强度 ,有的灯管在4 ℃时输出强度只有27 ℃时的20 %~30 % 。温度降低则细菌抵抗力增加,紫外线杀菌作用减弱,温度低于0 ℃时则失去杀菌作用,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均有影响。
2.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的时间要求: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紫外线空气消毒的照射时间为30 min~60min ,并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注意事项中规定紫外线消毒时灯管表面应清洁,不得有油污、灰尘,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电压220 V、环境温度20 ℃~40 ℃、相对湿度< 60 % 。
3.消毒环境湿度:由于水分子能吸收紫外线,空气湿度较大时会降低紫外线的穿透力,降低消毒效果,当空气温度为24 ℃、流速为0. 472 m/ s ,相对湿度35 %~85 % ,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与空气含湿量成反比。当湿度为70 %、80 %、90 %时,为达到同样的效果, 辐射强度需分别增加50 %、80 %、90 %。研究得出,在室内湿度55 %以下对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无明显影响。张艳秋认为,低温环境比高温环境、干燥气候比高湿气候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好,相对湿度由33 %增至56 %时,杀菌效能可减少到原有的1/ 3。因此,在湿度较高时应增加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效果的因素,才能更好的使用紫外线消毒器,充分发挥其消毒优势,保证消毒效果,达到较佳的消毒目的。
本文相关词条解释
-
紫外线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
消毒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
消毒器
消毒器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指采用一种或多种物理或化学杀微生物因子制成的消毒器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