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701399853

三种空气消毒产品设备的杀菌效果对比及具体应用

发布日期:2020-12-15 14:21   浏览量:

三种空气消毒产品设备的杀菌效果对比及具体应用

    对于食品加工业而言,有效的灭杀空气环境中的细菌,方能保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二次污染。目前,常使用的杀菌消毒方法有紫外线、臭氧及动态净化消毒技术。它们都用于空间环境的杀菌消毒,至于说哪种杀菌方式效果更好,不能明确界定,因为各有优缺点。
    随着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及保质期内霉变问题逐步成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拦路虎之一,除了提高产品自身的灭菌技术及设备外,食品加工车间的空气消毒成为预防微生物二次污染食品、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有效措施。然而,空气消毒产品的使用不当或方法不正确,都会影响消毒效果,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呢 针对三种空气消毒产品的具体应用、使用误区同广大食品从业人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紫外线灯 
  提起紫外线,可能所有的食品从业人员都熟能详之:利用紫外线(UV)消毒,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但没人去关注其中的应用细节:
    1.从未考虑紫外线辐照强度问题,因为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杀灭剂量阀值;
    2.忽视紫外线辐照的有效空间范围,如一支30w紫外线灯的有效灭菌空间范围应小于30立方米;
    3.未注意被消毒物体与紫外线灯的辐照距离,即悬挂高度应小于1.8米;
    4.紫外线辐照强度衰退问题,一般高质量的使用1000小时后,衰退率约为20%;
    5.紫外线杀菌在相对湿度50%以上时效果急剧下降,80%湿度以上时反可诱使细菌复活;
    6.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在有人工作或活动下绝对禁止开启紫外线,主要防止对眼,脸部位的辐射损伤;
    7.忽视紫外线辐照强度的监测,应三至六个月用辐照计作一次强度检测,以保证其准确性能,并不是灯亮即能杀菌;
    8.应用中应注意紫外线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每日紫外线灯使用前先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灯管,清除灰尘与油迹,以免影响透紫率及辐射强度。
    紫外线杀菌原理为: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杀菌效率可达96%-99.9%。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吊装在天花板距地面2米(1.5米效果更好)的高度向下直接照射,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每次照射30分钟以上。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在每次使用前建议使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因此在消毒时,车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该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紫外线灯得使用时间和辐照强度成反比,一般使用寿命不得超过1000小时就须更换灯管,建议使用过程中配备紫外线照度计监测辐照强度,也可记录使用时间作为更换灯管依据。由于紫外线的辐照对人体皮肤、眼睛有危害,所以也不能在有人情况下使用。
  如果不关注以上使用细节时,使用紫外线杀菌比未使用紫外线杀菌的效果还要差,因为未被杀死或暂时击晕(隐藏在0.6M以下或辐照距离外),在紫外线灯关闭时,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会反弹,使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更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误区是: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故在工人操作时,应停止使用;因而,不能在有人状态下持续动态消毒,导致消毒的中断,在工人生产时却无杀菌设备使用,让微生物二次污染食品有机可乘,为食品卫生质量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二、臭氧消毒
  臭氧杀菌于2005~2008短短三年时间,以其绝对优势迅速被认可并逐步替代紫外线,因此也容易犯经验主义的低级错误,认为闻到臭氧味即是代表杀菌的理念误区。
    臭氧杀菌技术是建立在诸多条件基础上:
    1、基于其利用高压电离(或化学、光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的应用原理,可以看出,如果在密封的加工车间,开启臭氧一段时间后,将没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其电离成臭氧,有臭氧的异味不代表就在杀菌,若有足够新鲜空气车间得不到密封,为缓和矛盾最好配置制氧机;
    2、臭氧的氧化性使之具有较强的灭菌效果,但事物总是两面的,强氧化性又会对易于氧化的物品有破坏,如对橡胶的氧化就非常严重。在非洁净车间杀菌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10-20mg/m3即可,并且要密闭作用30分钟的时间;如果同时需要对车间内已有的设备和物品消毒,臭氧浓度需要达到20-30mg/ m3,如果是对洁净车间消毒时,臭氧浓度须达到30-100mg/m3;
    3、影响臭氧杀菌效果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温度低、湿度大则杀灭效果好,尤其是湿度条件,相对湿度≤45%,臭氧对空气中悬浮微生物杀灭作用有限,相对湿度>70%,杀灭效果才真正的体现出来。这是由于相对湿度提高,可以使细胞膨胀,细胞壁变薄,使之更容易受到臭氧的渗透溶解。
    4、由于臭氧制备技术和气源处理技术原因,大部分传统的臭氧发生器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会和食品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反应,形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所以用于食品灭菌的臭氧发生器及气源要严肃对待,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5、研究表明,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再打浓度时则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 
    臭氧的化学式是O3,比空气重。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臭氧灭菌属溶菌级,杀菌彻底,无残留,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不仅对各种细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对杀死霉菌也很有效.影响臭氧杀菌的因素有湿度、温度、新鲜空气量、臭氧发生量、臭氧杀菌时间等,可同步对空气、物体表面、水消毒。
    臭氧消毒并不是闻到臭味就表明在杀菌,一般而言,臭氧消毒时室内相对湿度≥70%,臭氧浓度≥20mg/m3,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杀菌率达93%-100%。臭氧产生的原理为:将空气中的氧离子(0)电离成活性氧(O3),所以,所以工业使用需要配套制氧机或氧气管,方可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臭氧消毒时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因此不能在有人情况下使用,而且消毒后须在关机40分钟后方能进入车间。
  因此,臭氧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它和紫外线有一个共性,就是同样对人体有伤害,不能在有人状态下持续动态消毒,在工人生产时的中断消毒,同样的结论是工人上班时无杀菌设备同步可用。 
  三、动态空气消毒机 
  近年来,这一技术及设备才食品行业广泛使用,主要用于一些中大型食品企业的包装、冷却及灌装环节,用来动态杀灭环境中的细菌避免二次污染食品。据悉,动态消毒机采用半导体技术杀菌原理,消毒过程为:采用高压静电吸附杀菌亿万伏电压产生电网效应,生成大量的杀菌因子,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1秒,使生产车间的环境保持在相对的无菌无尘状态。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主要用于在有人工作的情况下同步动态杀菌消毒。 
  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所以,该种消毒机称作三元一体半导体动态杀菌技术 。该机器是一种先进的消毒设备,对人体无害,使用方法为:工人上班的时候开机器,工人下班的时候关机,过程中始终不关键,与工人同步工作,持续杀灭空气中滋生的细菌。 
  由于这一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很多新应用企业犯了很多错误(包含被误导)。对于采购或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简单的介绍如下:
    1、用于食品制造企业的是商用型机器;
    2、由于设备初始投入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与严格的制造工艺及选材有关;
    3、技术上确保以每次0.1秒的时间迅速完成以杀菌过程,具备一键式操作功能,电路上须采用双电路系统控制,若一套线路出现故障,第二套线路自动启动,确保设备杀菌消毒效果稳定。
    4、质量上须严格按照15年的寿命设计,消毒机侧板、后板选用304钢板,先烤漆再喷漆工艺,防止生锈;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子弹壳的冷冲压工艺,密封不透水,电路上严格执行绝缘工艺,适应高湿环境下使用。
     5、售后维保上须采用抽屉式组装模式,将所有的杀菌组件做成抽屉形状,然后直接插入消毒机的箱体上,卡上电源即可,需要保养或故障诊断打开后盖就一目了然。如果机器出现问题,用户可自行将新组件一抽一卡即可。  
    伟一动态消毒技术是近年来才被广泛使用的消毒技术,主要用于食品企业的包装、冷却及灌装环节,其杀菌消毒原理为: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得半导体电离装置产生电子旋涡效应,生成大量的杀菌因子,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1秒,使生产车间的环境保持在相对的“无菌无尘”状态。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所以,伟一动态空气消毒机也称作“食品动态空气消毒机”。  
    该机器使用方法很简便,在工人上班时开机、过程中不关机持续不间断杀菌,工人下班后同步关机。采用半导体动态消毒技术杀灭内包车间、冷却车间空气中细菌;包材间采用紫外线灯管持续杀菌,取材时关灯反则开灯。工人下班后,内包车间、冷却车间采用臭氧持续杀菌;其它配料间、成型间、烘烤间、更衣室等采用紫外线夜晚杀菌。若用白加黑感冒药做比喻的话,白天使用伟一半导体动态杀菌技术、夜晚使用紫外线、臭氧,控制含菌空气二次污染食品的效果更加好。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有理由相信,通过食品企业业主、政府监管机构及食品安全设备研制厂家的共同努力,安全、卫生的食品将为我们的生活再添一份舒适和温馨。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701399853

扫一扫,关注我们